從 2015HackNTU 看黑客松(Hackathon)的反思


這幾天看到 2015HackNTU 第三屆臺大黑客松引起許多討論,原本是樂觀看待不同種的多元意見討論。但發現大家討論到後來火氣有點大,事實上我的心情有些複雜。這次我雖不是核心執行團隊成員而是擔任志工的角色回去關心學弟妹,但還是很難過看到這樣的狀況,也對於關心 HackNTU 的朋友們和曾經合作幫助我們的夥伴感到抱歉。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在剛回到主會場時,直接打斷一直問商業模式和創業賺錢的那位評審的話,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事實上,這次 2015HackNTU 不僅是一個活動,更像是一個 beta 版的軟體,甚至是一場社會實驗(大型黑客松、College Hackathon 在黑客松發源地美國並不算少見,但對於台灣辦一場大型國際黑客松倒是頭一遭)。而這次活動最大的爭議點和 Bug 就在於評選流程的設計上出了問題,讓原本開心好玩、彼此交流認識志同道合新朋友的黑客松活動,在最後 Demo 時栽了個跟斗。

我們都知道資料量更大要用不同 Scale 的資料庫,或者是一些設計。超過 1000 人的黑客松,同時也會需要跟過去截然不同的規劃和設計方式。而臺灣過去沒有 1000 人國際黑客松前例和規劃經驗,過去兩年的臺大黑客松總參與人數也不超過三四百人,學弟妹們又是平均 22歲的學生團隊,資源和經驗有限下確實在活動規劃上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例如:

1. 受限於 250 隊龐大數量,沒有讓所有有用心準備的創意在 Demo 被看到
(雖然有 Expo 時間讓大家交流學習,發現其他人的創意。但受限於團隊數量,全部上台需要花掉約一整天時間,因而設計了 Demo 評選制度,且評審標準各自有所差異,讓本來可以被看到的創意被忽略了,也讓黑客松多了競爭而非交流的味道)

未來可以改進方式:把 Demo 時間分配出去,讓大家可以透過 Expo 彼此交流創意、認識更多對於科技創新有興趣的新朋友。至於攜帶成品的部份有時很難過濾,或許可以讓參與者自制或是使用 Github 當做檢驗方式。

2. 由於評審數量龐大,部分評審根據背景知識再加上對於 idea 有興趣進而提出創業競賽的商業問題
(受限於學生團隊資源有限,2015HackNTU 團隊邀情企業贊助商的支持並提供贊助商評審資格,他們確實有些對於 hackathon 的經驗較少,會以個人背景經驗去看待這次活動。未來 HackNTU 團隊更持續與不同背景的朋友分享 hackathon 理念,並更加審慎規劃評審行前溝通和教育)

按:評分標準中並沒有創業或是商業問題(其中創新性和技術面、使用者經驗佔了75%分數,完成度僅佔10%)
創新性25%、實用性、生活品質、使用者經驗25%、技術面25%、整體表現、印象、簡報、台風15%、完成度10%



未來可以改進方式:因為黑客松本質不是比賽,更不是創業競賽,或許可以討論是否需要用排名當做獎勵,還是可以用最佳創意獎、技術獎、使用者體驗獎等幾個獎取代,以鼓勵而非競爭方式進行,也可以釋出更多資源到食物和網路安排上。至於企業獎則是額外規劃,並對於企業評審進行更明確的觀念溝通和行前教育。鼓勵團隊可以後續朝 Open Source 專案發展,讓專案可以持續延續,回饋社會。

3. 學生團隊資源不足
為了成為校園與業界以及世界科技技術交流的溝通橋樑,2015HackNTU團隊除了籌備黑客松外也在過去籌辦了技術課程、工作坊、開發小聚、校園資訊系統改善專案等,分散了許多人力資源。而由於非營利學生團隊經費不足,也在籌備上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

未來可以改進方式:充分記錄此次學習的經驗,將寶貴經驗完整傳承下去,並提早尋求認同理念的合作單位並持續和校方溝通,讓資源更加充分可以彈性運用在參與者飲食和網路品質上。

那除了需要改進的地方外,我想這次活動也對於社會產生了一些價值:

1. 多元性
這次黑客松的參與比例學生/業界比約 3 : 1,學生人數接近八成,除了有不少學生參與外也有技術社群的朋友、國際夥伴、企業界朋友參與其中,也有很多部分的參與者是第一次參與體驗黑客松並認識許多新朋友。

2. 規模
由於這是台灣第一次嘗試國際性大規模黑客松,不管是社群合作、活動流程、評選制度、食物規劃、網路規劃、志工安排、企業媒體合作、資金運用等都和過去的黑客松有非常大層級的差異,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和學習機會。

3. 種下一棵種子
大量主流媒體和企業、政府單位、甚至是一般民眾也開始關心黑客松活動,即便觀念還不是很正確,但總是踏出了第一步。此外,HackNTU 就像一個橋樑一樣,讓更多圈外人願意參與這樣的活動,也促進了校園、業界、國際的交流。

最後,黑客松(Hackathon)和 Hacker 精神基本上是要抽離出來看(Hackathon的 Hack 可能更接近 CSS 上會使用的 Hack 的意思)。不是參加黑客松的人就有黑客精神,沒參加的就沒有。網路上流傳的 Hacker 精神對於一般人真的太嚴格了,黑客松文化只是實踐其中的一小部分。Hacker 精神是一種信仰和哲學,雖然是信仰主義但還是有光譜,廣義的定義和嚴格定義。

廣義的 Hacker 泛指任何一類事務或領域中的專家或狂熱份子。
嚴格定義如除了基本的寫程式實作能力外,也崇尚開放自由和資訊共享互助主義、喜歡解決有趣問題勝於例行事務、相信技術可以讓世界更加美好等,定義相對嚴格。黑客松一般很難要求大家參與時具備這些元素或是參加後擁有這些元素。

事實上,黑客松最開心的部分還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享受寫程式改變世界的快樂並探索技術極限和各種可能,得獎與否和是不是能創業賺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也是我參與過 2012 Yahoo Hack Day 後於 2013 年初和夥伴們開始於台灣早期甚至是亞洲早期在校園籌辦黑客松的初衷。而在電腦教室和實驗室三五好友一起徹夜做專案,討論著各種有趣的 Code 實踐方式和單純追求技術創新的純粹,這是我們想分享給大家的快樂。

記得開源界的前輩唐鳳前輩曾提過的一句話:『活動會結束,和人相處的記憶卻會留下來。』雖然這次活動因為規模龐大在設計流程上出現一些瑕疵,引發各種意見的討論和爭執。但大家也同是在為臺灣這個充滿人情味,值得我們守護的美好園地而努力著,希望不要因為這次的活動傷了彼此的信任和和氣。

三歲的 HackNTU 也還在努力學習,也需要更多優秀夥伴的加入,希望透過大家的討論和建議提醒,相信下次的 2016HackNTU 黑客松活動會更好,讓人驚艷。未來  HackNTU 也將持續致力於連結校園、業界以及世界,促進科技技術的交流和資訊開放透明、互助共享,透過一系列的開發小聚、工作坊、技術課程、貢獻正體中文的技術內容和開放原始碼,成為校園與業界以及世界科技技術交流的溝通橋樑:)

參考文件:

1. Hackathon
2. 如何成為駭客
3. The rising “Hackathon Hackers” culture
4. 黑客列傳:電腦革命俠客誌(25週年紀念版)
5. HackNTU 官方網站
6. HackNTU 官方粉絲頁




(image via jingtw )

贊助本站 (Donate)